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123-4567

    电子邮件

  • 星点互联APP

    随时掌握企业动态

  • 扫描二维码

    关注星点微信公众号

心理学需加强媒体素养

发布时期:2012-8-20 14:29
阅读:3180 回复:5
  欧美心理学工作者喜欢自己的研究被大众媒体报道,而国内心理学家却视大众媒体为洪水猛兽,对报道在大众媒体上的心理学工作颇为冷淡。这部分与40年前那场“灭门”运动有关,心理学在恢复后紧密追随自然科学的路向,尽可能不直接参与社会互动,*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然而媒体却不会放过你,先前几年,南方某颇具影响力的报纸,刊发了一篇质疑心理学是否为科学的文章。这令当时的本科生迷惑了很久。
    与这波质疑同时而来的是本土心理健康运动的兴起。从世纪初开始,这股服务社会却被压抑许久的冲动便在寻求突破,内聚的力量在零八年的天灾中突然得到了释放,心理学迅速地从教科书释放到社会中。然而,志愿者或许过于热心,以至于大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对歌曲“感恩的心”的批判最具代表性,批评者认为让心理受援者不停滴唱这首歌,不但是在灌输非主流的价值观,还有过分美化自己作为援助者的嫌疑。遗憾的是,在这场重要的大规模首秀中,回应这种质疑的声音过于细小。
    学院派专家感受到了这种社会需求,开始在媒体上冒泡。同样遗憾的是,相对于媒体的老辣、操纵话题的能力,心理学家感到被利用了、被曲解了。北京某著名大学的教授讲绝大多数的上访者都有心理疾病,挑战民众的底线,虽然道歉也没有得到大众的谅解;另一高校的教授则因在“药”案中因以弹钢琴比喻激情杀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砖家”。
    大众及媒体的反应是有选择性的,媒体上常见“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达40%”,却没有心理学家为此滑稽的数字背书;自杀者砍自己上百刀也不乏临床案例。这些数字都有特定的话语环境,专业判断须面对专业的听众,在媒体受众还没有专家化之前乱飙专业智慧,只会是欠拍。
     这些被嘲弄的专家,或许遵循了专业伦理的第一条:不要超出自己的专业知识范围,只是因为没有契合媒体的表达方式而被“误解”。另有一类专家,则走向了另一端,试图以大众的语言来分析社会议题的心理层面,同样令人啼笑皆非。
     昨儿刚看到的,北京某著名心理学机构的研究员,竟然会违背理化常识的方式与TV大众沟通养生之道,说出炒菜时盐中的氯会分解出来、会挥发的专业级笑话。分析周克华案的专家认为此人作案动机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心理落差,其作案特点有目的性强等特点。乖乖,且不说二元结构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复杂关系有没有权威的研究发现作为支撑,这种论述本身就是在误导,按照这种城乡差异逻辑,岂不是有一半以上的国人有这样的作案动机!去银行作案、袭击哨兵之类的行为,哪一种会是因为脑子抽风、激情而为的。这些专家接受采访前难道没有看于特岛事件、不知道赵承熙,而只会说些无关痛痒、误导大众的口水话。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WPT奶粉(学生)-本文作者
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3180 5 2012-8-20 14:29
关注官方抖音号

一手信息尽在心理学考研之家

滚动新闻
心理学考研之家是科学心理人旗下专注于心理学考研经验交流的网站,秉承科学心理学PsychologyCareer.cn网站的一贯宗旨,帮助中国地区广大民众学心理学,用心理学。
400-123-4567
关注我们
  • 访问移动手机版
  • 官方微信公众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心理学考研之家